关于举办广东商学院第五届“挑战杯”

作者:发布时间:2010-06-10浏览次数:140

关于举办广东商学院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了进一步引导广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全面提高同学们的自身修养和科研素质,提升我校校园文化的学术品位,打造学生科研精品,更好地备战全省和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校决定举办广东商学院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组委会

  :马明华

副主任:罗贤甲  谢访春  李  俊  傅道中  陈光团

成  员:钟  智  曾  准  支戈壁  陈发荣  赵崇莲

张传瑜  罗玉燕  王德斌  梁希琴  胡卫标

古  海  曹  阳  敖利玲  李天德  苏  宁

文  波  陈镇恭

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校团委,办公室主任由罗贤甲兼任

二、参赛对象

我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均可参赛。

三、参赛方式

 可以个人参赛,也可以集体参赛。鼓励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的合作创新项目。申报项目的选题可以自拟,也可以参照学校提供的参考选题(具体见附件1)。

 个人申报作品参赛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

 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作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申报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且集体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并且以小组成员中的最高学历,确定作品的参赛组别。

 参赛作品须经作者本人或集体申报,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经学院审核确认。

四、 作品类型及要求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2011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社会实践成果。但是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单位举办的其它竞赛的获奖作品)等不在报名范围之列。

 参赛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具体要求如下:

(一)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包括理、工、农、医等领域,仅限本科学生参加。

2、若作品已经发表,必须是2009年7月后发表的。

3、论文观点新颖,逻辑严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1、参赛的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包括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等领域。

2、参赛作品应结合专业特色,与社会实际结合,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感。

(三)科技发明制作

1、包括各种类型的发明创造,包括硬件制作和软件编写。

具体分为两类:

科技制作A类: 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

科技制作B类: 指制作投入较小,对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2、运用现代化科技,制作精细,作品应用价值大。

五、实施步骤

1、宣传动员阶段:(2010年6月上旬—6月中旬)

学校和各学院在师生中对竞赛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并重点动员相关的优秀学生和指导老师积极参加竞赛。

2、学院竞赛阶段:(2010年6月下旬—11月30日)

参赛者在老师指导下酝酿、完善参赛作品,各学院组织本单位内的竞赛,并选送优秀作品(不超过10件)于2010年11月30日前报组委会办公室,材料包括参赛作品及申报书一式五份,含电子版。

3、学校竞赛阶段:(2010年12月)

 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综合考察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创造性、学术水平、现实意义等因素,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并在此基础上推选作品参加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七、工作要求

1、统一认识,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开展“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激励学生勇于创新、奋发成才的积极作用,对活动予以高度重视。

2、广泛动员,营造氛围。要通过橱窗、墙报、网站等载体和采取召开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竞赛活动,使广大同学充分了解活动的目的、要求,充分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

3、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加强组织学生参赛的领导工作,认真研究“挑战杯”竞赛的作品要求,着眼于全省性、全国性竞赛,突出特色,抓住重点。要采取有效措施整合本单位科研资源,为参赛选手配备指导教师,在经费投入、实验场地、图书资料等方面积极给予支持,保证学生顺利完成作品,促使更多优秀作品的出现。

八、其他事项

1、作品必须原创、真实,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对已获奖的将追回所得一切奖励及荣誉,并以适当形式公布。

2、作品申报书请在团委网站()下载。

3、除对参赛作品评奖外,按各学院组织参赛情况评选组织奖若干名。

4、联系人:曾准,联系电话:84096740。

附件:

1、广东商学院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考选题

附件2:广东商学院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书.doc

 

0一0年六月十日